八大山人故宮典藏特展第二階段即將啟幕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原標題:八大山人與歷代名家“隔空對話”,雙鷹圖、花石游魚等首展
八大山人是中國文人畫史上的一座高峰,由故宮博物院和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回望傳承——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周年故宮典藏特展”9月23日在南昌開幕至今已近一個月。
據悉,此次特展共分三階段舉行,分別是傳承展、比較展和繼承展,從10月23日開始,第二階段比較部分將正式對外展出,共有故宮52件文物,6件八大山人紀念館館藏文物,其中八大山人的《雙鷹圖》、《花石游魚》、《雙鵲大石圖》為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明代林良、呂紀喜歡畫鷹,八大山人也有畫鷹之作,并有著他們的影響,其中又有哪些異同?八大山人的山水畫與文嘉、董其昌相比,又有哪些取法與創新?
此次展覽首次采用將八大山人的作品與歷代名家的作品同窗而掛來一場“隔空對話”,讓觀者能直接通過作品的對比找出八大山人與眾位畫家千絲萬縷的關聯,能更好地幫助學習和梳理八大山人承前啟后的藝術脈絡,了解八大山人書畫的魅力所在。
八大山人像
“回望傳承——故宮典藏特展”第一階段自開展以來,引起較大反響,觀者如云。展覽期間,八大山人紀念館還推出館長導覽日活動,由館長帶領觀眾參觀展覽并講解介紹,“國慶假期館內參觀人數突破新高,平均單日參觀人數達到一萬人次左右。我們抓住這個時間點,通過專業的講解引導普通市民更好地欣賞這些作品。”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周曉健說。
首次展示的八大山人《雙鵲大石圖軸》
首次展示的八大山人《花石游魚圖軸》
據介紹,在即將展出的第二階段比較展中,八大山人紀念館將傾囊而出再推八大山人代表作六幅,其中包括中國國家郵政局于2002年發行的六枚八大山人郵票中的三幅《雙鷹圖軸》、《墨荷圖》、《雙鵲大石圖軸》和《花石游魚圖軸》、《仿文嘉山水》、《松溪翠嶺圖軸》。更為難得的是《雙鷹圖》、《花石游魚》、《雙鵲大石圖》為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呂紀《鷹鵲圖軸》局部
呂紀《殘荷鷹鷺圖軸》局部
齊白石《松鷹圖》局部
在眾多的禽鳥題材中,明代林良、呂紀尤其喜歡畫鷹,他們的作品僅涉及鷹的就有《殘荷鷹鷺圖軸》、《鷹鵲圖軸》、《雪景鷹雁圖》、《雙鷹圖》、《古木蒼鷹圖》、《鷹》等。猛禽枯木的題材與雄強勁逸的筆墨相融合,共同匯成了一股給人以震撼的審美沖擊力,并且影響久遠,從八大山人、齊白石等大家的藝術創作中有關鷹的畫法都能明顯看出對林良、呂紀技法的引鑒。
此次展出的《墨荷圖軸》縱達178厘米,以仰視畫法,純以水墨畫成,在其立意、構圖、風格上突破前人畫法。運用墨色干濕濃淡的變化,抑揚頓挫的筆觸,表現圓潤修長的荷莖,大面積荷葉,輕柔婉約的荷花,具有極強的視覺效果。
此次在八大山人紀念館展出的《雙鷹圖軸》為八大山人晚年畫鷹之代表作,從中可以看出,畫作雖取法于明代畫家林良,然而在用筆之簡潔,用墨之灑脫上,卻顯出其青出于藍勝于藍的造詣。畫面上兩只蒼鷹相互顧盼、枯木頑石間于其中,造型洗練,筆墨圓渾,在高低俯仰之中,英武之姿,躍然紙上。
首次公開展示的八大山人《雙鷹圖》
據介紹,八大山人紀念館收藏的八大山人作品一部分來自南昌地區的傳承,也一部分早年來自故宮的調撥,收藏的八大山人代表作均在此次展出之列,包括現存唯一的八大山人生前的真實畫像——《個山小像》以及八大山人的作品《墨荷圖》、《孤松圖》、《柘木立鷹圖》、《壽鹿圖》等。
“我們是想通過這樣的展覽,重新看待中國寫意畫與背后的寫意精神。我們希望真正講述中國故事與中國精神。”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周曉健此前對澎湃新聞表示,這次展覽跨度達六百年,從中可以既可以看出八大山人對中國文人畫的傳承與影響,也可以看出八大山人在中國文化史與書畫界的巨大號召力,“策劃這樣的展覽,無論是故宮博物院還是各地重要文博機構,都非常支持,這背后還是因為八大山人的巨大影響力與重要地位。”
周曉健表示,2026年是八大山人誕生400周年,回應一些學者在八大山人研討會的呼吁,他們非常期冀屆時收藏八大山人作品最多的三家文博機構——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八大山人紀念館聯手策劃一個特展,“今年的這次展覽其實也是為籌備紀念八大山人誕生400周年大展的一次‘練兵’,我們的想法是在2016年之前一年先策劃一個與八大山人相關的學術展覽,最終做一個紀念四百年的特展,我們非常期待屆時與故宮、上海博物館的三館聯展,如果可以的話進行全球八大山人作品的總動員,那就更讓人期待了。”
明代文嘉 《碧樹晴波軸》
八大山人《松溪翠嶺圖軸》
八大山人《仿文嘉山水圖軸》
八大山人(1626-1705),又名朱耷,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個山驢等。江西南昌人,為明朝皇族江寧獻王朱權的后裔,是第九世孫。明亡后,遭國毀家亡之難,心情悲憤,寄意書畫,后削發為僧,取法名傳綮。是清初畫壇“四僧”之一,其簡筆寫意花鳥畫,以獨特的面貌,開一代新風。他的書法亦與他的繪畫風格相似,極為簡練,到晚年喜用禿筆,一變銳利的筆勢而變成渾圓樸茂的風格。
一些藝術史學者認為,八大山人的作品正是深層次體現了文人畫追求的內蘊:即人格獨立與心性自在,人文精神,也就是真正的寫意精神。“回望傳承”展,重新梳理八大山人藝術的來源與其影響,通過“八大山人”這一坐標,梳理從倪瓚到齊白石到藝術史的上下串聯,這正是傳統與當代的回響,也因此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
此次特展的第三部分繼承展(11月23日-12月13日)將展出故宮52件文物,6件受八大山人影響的八大山人紀念館館藏文物。包括清代鄭燮 《竹蘭石圖軸》、趙之謙《菊石雁來紅軸》、吳昌碩《玉蘭軸》、齊白石 《老來紅》等。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相關文章
-
“廢品藝術家”的環保童話
當毫無防備的漫步者行走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綠樹成蔭的郊區時,他們可能會被隱藏的“巨人”絆倒,感覺就像格列佛登陸大人國那樣。這是丹麥小伙托馬斯·丹博在他家鄉創造的“被遺...
2020-04-16 13:54:59 -
藝術中那些治愈人心之物——美食篇
美食聽說在疫情宅家期間,很多人從零廚藝已經自學成為新一代大廚。在這個人人大廚的時期,你是否為自己或者家人做過一頓飯?在上一次在藝術作品中來了一次自然之旅后,我們這一次來...
2020-04-15 10:03:59 -
藝術中那些治愈人心之物——萌寵篇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無論是宅家辦公還是上網課,陪伴著我們的,除了家人以外還有很多貓貓狗狗等萌寵。那些抱在懷里毛茸茸的手感,貼近身體暖和和的溫度,撒嬌賣萌時的小動作小表情,簡...
2020-04-15 10:01:08 -
藝術中那些治愈人心之物——愛之篇
藝術中那些治愈人心之物——愛之篇提香·韋切利奧于《天上的愛與人間的愛》 1514年提到愛,最先想起的是甜美而幸福的愛情。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的藝術大師提香創作...
2020-04-14 09:08:20 -
江山如“畫” | 跟隨名家足跡,來看大美中國!
吳冠中,長城(二),紙本水粉, 30×21cm,1978年文/馮宇 老一輩藝術家都是心手合一,都是“行者”。吳冠中曾說:“尋尋覓覓,為了探求美,像采蜜的蜂,畫家們總奔走在偏僻的農村、山野、江湖與...
2020-04-08 08:45:25 -
廣東省博物館恢復開放 “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正在展出
廣東省博物館于3月19日起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公眾健康,實行全員實名網上分時段預約。在恢復展出的展覽中最令人期待的無疑是“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
2020-03-19 15:22:18 -
2020巴塞爾香港藝術展取消 首屆網上展廳將啟動
2019年香港巴塞爾 ? Art Basel由于受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圍內流行的影響,世界衛生組織定為全球衛生緊急狀態,原本于3月底舉行的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宣布取消,但將在網上展廳呈現參展...
2020-03-17 15:21:02 -
待到春暖花開,與你相約畫家筆下的北京風情!
張光宇等,北京之春,現代壁畫,200×450cm,1960年透過北平看北京,這些地方你去過了嗎?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國。單位停工,學校停課,人們不再走親訪友,不再出游度...
2020-03-16 15:14:05 -
慶祝特殊的婦女節:兒童畫寫滿祝福從北京寄往武漢|組圖
3月6日,北京醫療隊隊員收到幾十張北京小朋友的兒童畫。新京報訊 3月6日,幾十張兒童畫從北京抵達武漢,送到北京醫療隊隊員的手中。為了給一線醫護人員帶去祝福,北京市婦聯征集了...
2020-03-06 17:49:54 -
推動兒童文藝創作再上層樓
圖片為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品《寒風暖鴿》插圖。圖片為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品《萬花筒》插圖。核心閱讀一個人在人生最初階段接觸到的文藝作品,不僅關乎審美趣味養成,還關乎精神...
2020-03-01 15:16:57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