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浮宮啟動“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藏品轉移”,2.5萬件藏品將離開巴黎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盧浮宮藏品保管與保護中心外觀,視頻來源: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LLP
盧浮宮館長讓-呂克·馬迪內(Jean-Luc Martinez)任期內最重要的建筑工程在10月8日完工,但是公眾暫時還看不到它。在巴黎北部200公里處的城市列萬(Liévin),這座全新而龐大的盧浮宮藏品保管與保護中心已對策展人和研究者開放。
盧浮宮藏品保管與保護中心建筑設計外觀渲染圖,圖片來源:?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LLP
這座建筑的絕大部分由Roger Stirk Harbours事務所設計。盡管在開幕當天內部還是空的,但是到2023年,這個中心將會保管大約2.5萬件盧浮宮的藏品。10月28日,第一批遷入的將是來自盧浮宮歷史部門的建筑構件,之后雕塑藏品也將搬遷至此。保護中心的主管布萊斯·馬修(Brice Mathieu)表示:“我們將最先轉移那些最重的藏品。”他把這個項目稱為“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藏品轉移”。
盧浮宮藏品保管與保護中心內部效果圖,視頻來源:?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LL
盧浮宮品牌冠名收入反哺藏品保護
盡管這個機構得到了所有部門主管的支持,但對于盧浮宮的策展人來說,他們從辦公室到這個新地點需要花費兩個小時,可以預見,他們對此會有不同的看法。馬迪內表示他別無選擇。絕大多數盧浮宮的庫房所在的位置都低于塞納河水位線,面臨被淹沒的風險。2016年,盧浮宮不得不閉館四天撤離展品,以應對洪災。近年來,塞納河水位升高導致的洪澇履次發生。事實證明,要在更接近巴黎的地方找到另一個合適的地點是不可能的。不過,盧浮宮內會保留臨時性的設施,來準備用于展覽或者租借的藏品,絕大部分的繪畫作品和印刷物藏品也會留在巴黎。
盧浮宮館內庫房,圖片來源:?Sam Felder,攝于2003年
這座新的中心位于一個老煤礦區,靠近盧浮宮朗斯分館,包括一些學術會議室和文物保護工作室,其中之一是歐洲最大的大型繪畫保護工作室。建筑工程從2015年開始,按照預算和預定時間完工。這棟建筑耗資6000萬歐元,其中3450萬歐元來自向阿布扎比授權盧浮宮品牌和培訓專業知識的收入,其余1800萬歐元來自歐盟,500萬歐元來自法國上法蘭西大區(Hauts-de-France)地區支持,250萬歐元來自法國文化部。
盧浮宮未來幾年的重大項目:
藏品調整、全新布展與考古發掘
除了這座中心,馬迪內還計劃推進其他的重大項目。2013年被任命為館長的時候,他承諾要對博物館的工作和觀眾參觀情況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和提升。
至今為止,“金字塔”入口在2014年至2016年進行了翻修,在2019年初的采訪中,馬迪內表示,盧浮宮在2018年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游客,優化的玻璃金字塔入口和分時段的售票制度減少了游客排隊的時間。而藏品的全新布展也正在進行,包括重寫展廳中陳列的3.8萬件展品的說明牌。以呈現《蒙娜麗莎》的展廳為例,盧浮宮為作品提供了雙語解釋,而關于展廳的說明則有三種語言。在展廳里,觀眾還可以獲取額外的相關信息。最近的翻新工作主要集中在伊斯蘭展廳和《蒙娜麗莎》的展室——今年夏天,達芬奇的這幅畫作被暫時移到別的展廳,引起了參觀者的混亂。
盧浮宮館長讓-呂克·馬迪內(Jean-Luc Martinez),攝影:Florence Brochoire, ? Musée du Louvre
在《藝術新聞》國際版的獨家訪談中,馬迪內表示,他正在規劃自2020年起的一系列重大工作,包括羅昂翼(Rohan wing)的翻修。這座十九世紀的建筑位于杜伊勒里公園(Jardin des Tuileries)和里沃利大街(rue de Rivoli)之間,現為辦公區域,也是一個消防隊的駐扎點。因之前屬于法國財政部,所以沒有被包括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盧浮” (Grand Louvre)翻新計劃中。大盧浮計劃由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發起,玻璃金字塔入口就誕生于這一時期。馬迪內希望在2025年之前,能夠將其改造為一個新的19世紀裝飾藝術展廳,并且會連通相鄰的藝術裝飾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17世紀法國繪畫的重新布展于2016年開始,之后是2017年開始的荷蘭和佛蘭德展廳。馬迪內正在規劃埃及展廳的完全翻新,他希望能夠在2027年之前完成,以紀念盧浮宮這個部門成立200周年。馬迪內同時計劃建立拜占庭藝術和伊特魯里亞藝術的專門展廳。
法國巴黎盧浮宮外觀,? Olivier Ouadah
作為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考古學家,馬迪內于1997年加入盧浮宮,成為了一名希臘雕塑的策展人。他表示:“我們必須完全糾正對于藏品的觀念,重新喚起一直以來都被忽視的,對所謂‘中間期’的興趣,像是古典時代晚期(late antiquity)、17世紀初和19世紀的藝術品(objets d’art)等等。”
馬迪內強調,他的視野“以藏品為中心”,同時他也熱衷于展開新的考古發掘。在意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蘇丹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項目都已啟動,明年,在比布魯斯(Byblos,古代腓尼基港口)、黎巴嫩和埃及塞加拉的塞拉皮雍(Serapeum of Saqqara)的新發掘也將啟動。塞拉皮雍在1851年被一位法國考古學家發現。2015年,盧浮宮與伊朗政府達成協議,計劃展開考古任務,盡管后勤保障在美國制裁的影響下受到挑戰,但是這項計劃仍然在日程表上。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