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霍克尼新作展紐約開幕 81歲高齡熱情不減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霍克尼在去年80歲生日前,重新“粉刷”了他著名的泳池 ? David Hockney, photograph by Richard Schmidt
“透視應該被反轉。”
2015年,78歲高齡的大衛·霍克尼在北京大學及中央美術學院(微博)舉辦講座,向中國的聽眾分享了他對于人類觀看方式的深入思考,而這個挑戰常識的句子即是講座的核心線索。
3年后,霍克尼的新作展“David Hockney: Something New in Painting (and Photography) [and even Printing]”在佩斯畫廊紐約空間開幕,以18幅新作品持續就“反轉透視”這一觀念進行探索。
大衛·霍克尼2015年北京講座中曾展示的攝影拼貼作品
大衛·霍克尼2017年再次采用的多幅作品拼貼合成的手法
正如霍克尼在講座中所闡述的,西方繪畫的透視法是一種機械的觀看,它與人們觀察世界的真實習慣相違背:區別于前者固定的單一視角,人類的日常觀看角度是不斷變化和移動著的。
這一思考的“靈感來源”已成為一段耳熟能詳的故事:三十多年前,他偶有機緣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見到了中國古代的卷軸畫,并被欣賞長卷時“移步換景”的觀看方式所震動。彼時的霍克尼剛剛開始他的攝影實驗,并隱約意識到固定而單一的鏡頭視角所帶來的觀看上的局限性。而這次欣賞中國長卷的經驗則令他豁然開朗。
對霍克尼而言,“觀看”這一行為始終充滿著無限的探索樂趣。如何將這種樂趣分享給他作品的觀看者們,或許正是他不斷保持思考及實驗熱情的動力之一。而在這種思考下,機器般精確的西方傳統焦點透視原理則無疑顯得“無趣”得多。
只有長時間努力觀看的人
才會發現尋找美景的樂趣所在。
——大衛·霍克尼
大衛·霍克尼2015年佩斯北京個展現場 ? David Hockney, photograph by Wang Xiang, Pace Gallery
大衛·霍克尼2017年泰特美術館回顧展現場,2017-2018年,倫敦泰特、巴黎蓬皮杜、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聯合為霍克尼舉辦了全球回顧巡展 ? JAMES GOURLEY/REX/SHUTTERSTOCK
大衛·霍克尼2017年泰特美術館回顧展現場 ? AFP/Getty Images
大衛·霍克尼2018年大都會博物館展覽現場 ? Charlie Rubi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大衛·霍克尼2018年大都會博物館展覽現場 ? Charlie Rubi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此次新作展所展出的大部分繪畫均使用了六邊形的畫布,它為藝術家超越傳統透視的局限性增加了某種結構性的作用。而作品的描繪主題則顯得廣泛而豐富:從他洛杉磯家中的露臺、美國的大峽谷到英國東約克郡上一路曼妙的風景,以及對早前創作題材的回顧……通過持續對三維空間的再現方式進行實驗,霍克尼的繪畫以“反轉透視”的方式延展了畫面的觀看性。畫面不再歸于單一的視覺消失點,而是向相反的方向鋪展。與之相應的,觀看者將無法從固定視角速覽全局,而需要調動更多的耐心。
David Hockney, in his studio, contemplating two recent unfinished works。 ? Nathanael Tur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David Hockney, A Picture of a Lion, 2017, Acrylic on canvas, 48 × 96″(hexagonal) ? David Hockney, photograph by Richard Schmidt
David Hockney, Grand Canyon II, 2017, Acrylic on canvas, 48 × 96″(hexagonal) ? David Hockney, photograph by Richard Schmidt
David Hockney, Still Life, 2017, Acrylic on canvas, 48 × 96″(hexagonal) ? David Hockney, photograph by Richard Schmidt
此次展覽還將展出藝術家最新創作的攝影作品。霍克尼將不同視角拍攝的多張照片利用數碼后期技術合成為單張大幅圖像,延續了藝術家早期寶麗來相片拼貼作品及多屏影像作品等實驗,同時也呼應了其繪畫作品中對于空間的多重體驗的追求,可被視為藝術家在新媒介上的又一次令人興奮的拓展。
展覽將持續向公眾展出至5月12日,并將隨展覽出版一本全新畫冊。其中將包括藝術史學家、美國《紐約客》(New Yorker)雜志特約作者勞倫斯·韋施勒(Lawrence Weschler)撰寫的文章。作為霍克尼多年的老朋友,韋施勒曾將二人的數次對談集結出版《忠于生活——與大衛·霍克尼25年的談話錄》(中文版2015年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