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美展 | 版畫展區在四川美術館開幕 表現當下現實與歷史記憶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摘要:2019年9月23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在四川美術館開幕,一大波優秀版畫作品及館藏精選作品隨之揭開面紗。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開幕式現場
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簡稱“全國美展”,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參與范圍最廣、作品種類最多、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國家級綜合性美術大展。始創于1949年,一般每五年舉行一次,至今已走過70年歷程,之前共成功舉辦了十二屆,展出的作品代表了國家美術創作的最高水平。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辦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這次展覽是對新時代全國美術事業發展成就的全面檢閱和整體展示,集中反映了五年來全國美術界的創作成果。
四川美術館外部
2019年9月23日上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省美術家協會承辦的國家級最高水平版畫作品展“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在四川美術館開幕,一大波優秀版畫作品及館藏精選作品隨之揭開面紗。
版畫是歷屆美展的四大畫種之一,四川也是美術大省與中國現代版畫創作的傳統強省。本屆全國美展四川展區展出了340件版畫作品,其中獲獎提名作品9件,進京作品31件,入選作品300件。四川版畫在本次展覽中共有29件作品入展,其中獲獎提名作品1件,進京作品5件,入選作品23件。除四樓藏畫廳之外,四川美術館其余5個展廳全部用于展出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版畫作品。
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主持
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平志英致辭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組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致辭
馮遠主席、甘霖部長、迪安主席上臺在大屏幕上按下手印,共同為展覽啟幕
開幕式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主持,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平志英,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組委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相繼致辭,隨后馮遠主席、甘霖部長、迪安主席上臺在大屏幕上按下手印,共同為展覽啟幕。
“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是對新中國各階段美術事業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是見證中國歷史變遷、走向復興進程的圖像記錄,是展示優秀作品、推出美術人才的重要平臺,對普及美育、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繁榮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
在他看來,參展作品題材豐富,版種語言豐富多彩,展覽面貌蔚為大觀,堪稱對五年來中國版畫藝術的整體檢閱。“這批作品鮮明地展現出廣大版畫家的時代意識、文化自信和創新精神,致力于重大歷史主題和現實題材創作,多視角表現勞動生產和家園建設,同時極大地拓展了版畫形式語言,從刀筆刻畫到運用綜合手法,從融合科技到創新傳播形式,都彰顯出新時代中國版畫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上長足發展,具有世界性的水平。”
展覽現場
340件版畫作品生動傳神、精彩紛呈
共和國70年的韶華成為了此屆全國美展版畫作品共同聚焦的一種審美視點,表現當下現實的創作無形之中都具有歷史的記憶。初艷淼《守夜人——紀念新文化運動100周年》、傅潔《共和國之星》、周蘊智《鐵馬冰河伴青春》和王連敏《頂光》等作品,以凝重的深色和銅版、水印木刻細微的語言,將人們帶進從新文化運動傳播馬克思主義而開始的中華民族覺醒與奮斗的歷史。
獲獎提名作品 《守夜人——紀念新文化運動100周年》 初艷淼 水印木刻
進京作品 《共和國之星》 傅潔 黑白木刻
進京作品 《鐵馬冰河伴青春》 周蘊智 銅版
進京作品 《頂光·1921》 王連敏 銅版
獲獎提名作品 《金秋時代》 沙永匯 套色木刻
進京作品 《窺里觀外組畫》 王宇 銅版
進京作品 《聽見草原——聚焦》 胡日查 套色木刻
沙永匯《金色年代》引發評委們廣泛共鳴時,他們從此作中解讀到的是老北大荒的開墾者再度回到北大荒時,是通過年輕一代的新北大荒人操作的無人飛行器在手機屏幕上看到的智能化管理的新北大荒。王宇《窺里觀外組畫》、胡日查《聽見草原——聚焦》、安靜波《可見性狀態》、胡志敏《時間的形狀》、王恒戰《記憶標簽——時空對話》等,都從現實的某個瞬間切入到歷史場景或畫面外讓人想象的歷史時空。
獲獎提名作品 《陽光下的大橋澆筑工》 曹丹 銅版
獲獎提名作品 《向光注視組畫》 張輝 石版
獲獎提名作品 《時間·時間》 羅貴榮 套色木刻
獲獎提名作品 《鋼骨鐵筋》 馬力平 石旭 絲網版
版畫語言的細微、精巧與厚重,使其在直接描寫現實生活上具有獨特的優勢。曹丹《陽光下的大橋澆筑工》以銅版蝕刻形成的斑駁厚實的肌理,使這組大橋澆筑工的形象塑造顯得堅實有力。而另一組人物張輝《向光注視組畫》,則以石版畫細膩柔和的語言刻畫了都市白領的精神狀態。羅貴榮《時間·時間》描寫了高架橋上鋪軌作業、在最后緊張合軌的情形。描繪建設者形象的馬力平、石旭《鋼骨鐵筋》,則借用絲網對圖像的真實轉用以及近景與遠景色層的極度差別,表達了作為鋼骨鐵筋的建設者所具有的“民族脊梁”的社會學意涵。
進京 《孔雀屏》 冷光冕 套色木刻
進京作品 《鄉村舞蹈》 畢海強 套色木刻
京作品 《香格里拉印象收蔓菁 毛祥彥 套色木刻
進京作品 《截面之十六·廣度》 朱健翔 黑白木刻
在現代鄉村題材表現上,此屆全國美展中的版畫作品同樣是豐富多彩的。這里既有冷光冕《孔雀屏》那絢麗多姿的山村色彩,也有畢海強《鄉村舞蹈》那淳樸依然的民族風俗;這里既有毛祥彥《香格里拉印象·收蔓青》以極為寫實的細微刻畫展現了收割蔓青的現代耕作場景,也有朱健翔《截面之十六》對稠密的現代趕墟場景眾多人物面孔的刻畫。版畫家的這些作品體現了他們對當代社會各階層人物與各種生活現場的熟稔,他們深入其中并帶著深厚的情感描繪他們的生活、塑造他們的形象,與他們感同身受地體察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
獲獎提名作品 《天眼》 周吉榮 楊山河 王霖 銅版
獲獎提名作品 《上善若水——絲路文明》 徐娜 木口木刻
獲獎提名作品 《瘦馬 No.1》 侯煒國 版角料
中國美院教授、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副主任、復評評委張敏杰談到,自人類歷史之初藝術就具有敘事性的功能,也只有敘事才能展現時代的新貌。“作為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在評選時有著更高的標準,作品應該有思想、有高度、有原創、有難度,并且有挑戰。展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們用版畫這一特殊藝術語言對時代進行表達,這屆版畫的數量超過了往屆,制作難度和思想語言表達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提升。在版畫的凹版、凸版、平版和絲網版這幾個版種的制作精度上都達到了一定高度,并賦予作品思想深度。”
展覽現場
四川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批評家、策展人王林觀看展覽后觀展體驗、作品感受和今后版畫的發展空間等方面表達了看法。“首先在展陳上可以看到四川美術館所作出的努力,布展比較講究。版畫比較平面,觀看需要靠近來仔細觀看。展廳的燈光給了公眾很好的觀看方式。”在他看來,這件版畫展總體而言作品在題材和內容上相對多元化,稍顯平和。“題材上既有對于歷史的描繪,也有對當下現實問題的刻畫。版畫歷來有介入現實,反映現實,揭示真實的力量,在今天依然有著它的生命力。不同地域的特點形成了版畫不同創作個性和風格的堅實基礎。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個人創造力的呈現,與其所生活的環境、條件、時代有著密切的關聯,在地性的表達是尤為突出和重要的,希望之后能夠看到更多來自各個地區不同風格特點的版畫的呈現。此外,在今天版畫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恢復傳統技藝的基礎上,表達當代人的生存體驗和狀態,才能夠把版畫推向民眾百姓和市場收藏當中。”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副主任代大權作為本屆版畫展區復評評委表示,經過了主題、技術、畫面審美構成等標準的考量后,展廳中的340件作品比較真實的反映了中國版畫發展的現狀。其中40件(進京作品31件,獲獎提名作品9件)作品也集中代表了當代版畫發展趨向,具有典范性。“每一屆美展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比較的機會,只有在更多元的比較下才能真實的看到存在和不足,從比較的結果上來認識不足,提高前行的信心,也是全國美展重要的意義。這屆版畫總體的發展比較平衡,發展進步的幅度和存在的問題同樣明顯,作品的精神品質和人物塑造能力以及內在張力略顯不足。”
“作品的歷史觀念和正在發生巨變的時代不應該脫節,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是不可取的,應該更深入的強化作品的歷史內涵。此外,強調當代構成的畫面缺乏張力和語言自身的生動性,不能突出的表達主題和語境之間的關系。藝術家過于重視技巧和對畫面的控制,必定會淡化對主題的深刻領悟和揭示,臉譜化也會讓作品缺乏對人的個性的深刻塑造和領悟。”對于版畫可以發展的空間和深入研究的方向時,代大權如是談到。
在今天,與共和國相行的全國美展,尤其是版畫展區眾多版畫作品,以一種記憶與現實相交錯的疊合方式,讓人們撫今追昔、展望未來。它們伴隨著新中國誕生、成長與繁榮,始終以其豐富多彩的造型藝術見證著共和國發展、富強的崢嶸歲月。
“展中展”+論壇、講座,多維度增強美展學術性
四川是版畫創作大省,展覽在成都的舉辦,對于推動四川版畫的發展和全國版畫家的交流,對于廣大四川人民欣賞優秀藝術作品,激發創新創造熱情,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積極的文化意義。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四川美術的發展,以“中國黑白木刻”著稱的四川版畫群體,繼承革命時期的“新興木刻”精神,在李少言、牛文、林軍等解放區版畫先驅的帶領下,形成了以李煥民、宋廣訓、吳凡、徐匡、吳強年、阿鴿、其加達瓦為代表的創作梯隊,從1949年至今成為影響中國現代版畫乃至新中國美術發展的重要創作群體。他們創建的神州版畫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專門從事版畫收藏、研究、展覽的博物館,歷史性擔當起了中華版畫發展史中重要作品的搶救和整理工作。目前,館藏的國內外版畫作品已達9000多件,是全亞洲收藏版畫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與歷史同行——神州丶版畫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現場
為增強此次版畫作品展的學術性,四川美術館充分利用神州版畫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從萬余幅館藏作品中精選出30余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美術館四樓藏畫廳同期舉辦《與歷史同行——神州丶版畫博物館館藏精品展》。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學術研討會現場
當天下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作品展”學術研討會和《家國視角與時代圖像——全國美展語境下看中國現當代主題性美術創作》學術講座也同期展開。
現場嘉賓合影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協名譽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遠,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甘霖,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劉全勝,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戴允康,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高中偉,四川省文聯主席鄭曉幸,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平志英。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劉建剛,四川省文化與旅游廳一級巡視員竇唯平,四川省文化與旅游廳藝術處處長徐紅,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展覽處處長董竟成,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展覽處康蕾,云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繆開和,云南省美協駐會副秘書長王凱驥,吉林省美協副秘書長高嶺,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副主任代大權,中國美院教授、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副主任張敏杰,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志社社長尚輝,中國美協版畫藝委會委員、重慶市美協顧問、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戴政生,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四川美術學院中國抗戰美術研究中心主任、重慶現當代美術研究所所長凌承瑋,四川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批評家、策展人王林,四川大學教授,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國家近現代美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院研究員林木,版畫理論家、關山月美術館學術策展部主任:張新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青年藝術發展促進會會長于洋,四川省詩書畫院名譽院長戴衛,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副院長、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阿鴿,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高小華,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梁時民,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楊梁相,四川美術館館長羅雪村,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原副秘書長、神州版畫博物館原副館長王明月 ,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馬曉峰、鄺明惠、李樹、李青稞、張躍進、姚葉紅,四川美術館副館長劉克萍、龔仁軍,四川省美術家協會顧問劉正興、秦天柱、武海成、鄧樂,成都畫院院長張德才,成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院長鄒艷紅。還有來自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兄弟省文聯,四川省委宣傳部、文化和旅游廳、省文聯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美術學院、成都師范學院等高校的藝術家、理論家和參展藝術家代表等。
據悉,本次為期一個月,將持續至10月22日。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