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昂《秦淮煙雨圖》中的江南意象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趙少昂(1905—1998),名垣,字叔儀,現代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大家之一,亦是“嶺南畫派”領軍人物高奇峰的得意門生,與周一峰、張坤儀、葉少秉、何漆園、黃少強、容漱石等高氏弟子并稱為畫壇“天風七子”。1937年起,趙少昂嘗被聘為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國畫系主任,以及重慶中央大學、國立藝專、廣州大學美術科教授,后來移居香港。上世紀50年代后,他開始游歷歐、美、澳洲及東南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或講學,竭力傳揚中華傳統繪畫藝術。
趙少昂擅長花鳥、走獸畫,亦作山水、人物畫,尤以靈動、鮮活、傳神的花鳥畫為至。他在繪事方面早年受恩師高奇峰的影響較大,同時汲取了晚清以來居廉、居巢等嶺南諸家的筆墨精髓,并在東洋繪畫與西方藝術的熏陶中得益匪淺,由此兼取中西、博采眾長,師法造化,重視外出觀察寫生,在長期實踐中鑄成了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藝術風格。趙少昂善于構境,注重對客觀自然的觀察、生機活力與靈性的把握,堅持以形寫象,寫實與寫意有機相融,縱情表達時代精神。所作筆墨揮灑自然,傳統功力不凡,往往于粗狂中見細微,而不失奔放韻致,充溢著精、氣、神,丹青意趣頗為動人。其畢生代表作主要有《木棉紅占嶺南春》《枝頭小鳥驚初雪》《小鳥話春寒》《秋林暮靄》《漁村小雨》和《獨釣寒江雪》等,另有《實用繪畫學》著述存世。趙少昂亦長于書法,諸體皆能,所作同樣出神入化、自具風貌。而寓書于畫,反過來又成了趙少昂丹青藝術特點之一。
客觀理性地看待,趙少昂不僅繼承發展了“融匯古今,折衷中外”等“嶺南畫派”先驅的藝術理念,在高奇峰諸弟子中的個人成就相對亦最高。現代國畫大家徐悲鴻嘗有詩贊:“畫派天南有繼人,趙君花鳥實傳神。秋風塞上老騎客,爛漫春光艷羨深。”當今評論界還將其與關山月、黎雄才、楊善深并稱為現代畫壇“嶺南四大家”,共同緊隨于“嶺南三杰”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之后。其海外弟子及從學者相對不少,對當地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展現在簾前的《秦淮煙雨圖》(見圖),乃趙少昂上世紀90年代記寫“十代都會”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個雨中秀美景致。但見該圖近景所繪,一株河畔春柳占據著大約半幅畫面,絲絲嫩綠的枝葉,在淅瀝風雨中飄逸出如夢似幻的詩畫意境;不遠之處,兩條游舫蕩漾在清澈碧幽的秦淮河面上,幾位游人或坐或立船上,悠然懷古幽思;背景矗立的奎星閣(今稱“魁光閣”)乃南京夫子廟及江南貢院一帶標志性建筑。史載相傳“奎星”為天上二十八宿之一,后來逐漸地演化為天上文官之首,被人們供奉為主宰文運與及文章興衰之神。該閣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年(1739),史上幾經毀壞又予以重修,乃封建時代學士才子科考“奪魁”的重要象征,畫家在圖中則喻示著秦淮河畔地域特征。整幅畫面朦朦朧朧,空靈而淡雅,滃染出十分濃郁的六朝煙水氣。作者在該畫面左上側以行草款識:“秦淮雨中有此景致。甲戌(1994)少昂。”隨后鈐有一枚個人陰文方鑒。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舊時曾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素有“六朝金粉”之譽的“十里秦淮”河畔,一直就是古都述說不盡的重要話題。千百年來,淮水兩岸官民雜居,商肆林立,文化薈萃,人物風流,先后發生了難以計數的歷史故事:從柴米油鹽到喜怒哀樂,由愛憎情仇到悲歡離合……史上無數名流俊彥及騷人墨客,尋蹤訪古,流連忘返,詩文書畫詠嘆不絕。
一水秦淮幾多夢,悠悠往事煙雨中。人們透過這幅《秦淮煙雨圖》可見,趙少昂在創作中圖像構置獨特,筆墨簡練生動,渲染飄灑自如,充分地發揮了個人用筆、用水之長,如和風細雨中的春樹渲染、散淡氣氛下的船舫逸寫,以及干濕互融的奎星閣、蒼潤迷離的無垠穹幕,作者駕馭筆墨的嫻熟技藝躍然紙上。該圖除了運用傳統筆墨描繪外,還借鑒了西畫中的一些構景、光色表現等藝術語言,進而使得畫面遠近虛實呼應,濃淡疏密相宜,清新而秀逸,神韻超絕,富有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抒情寫意韻味。該畫作不僅淋漓酣暢地表達了畫家心中超凡脫俗的創作境界,亦較好地體現出作者國畫藝術的風格特征,堪稱蘊藉雋永綿長、韻足神合,令人回味深思,因此不愧是趙少昂的代表性畫作之一。
空濛迷離的秦淮煙雨,豈知蘊含著多少秀美江南的風雅韻致?一枝一葉總關情,一筆一墨皆有意。讀者朋友們賞讀到此時,眼前的一切景象似乎又變得逐漸模糊起來,深深地陷入到沉思與遐想之中……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