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海報
2017年5月28日下午,由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學術支持的第八屆“中國童畫”少兒美術學術交流展暨中國藝術教育青年領袖論壇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正式開幕。主題為“感恩有你”,用音樂和藝術的形式為醫護人員及患兒帶去歡樂,共度六一。
畫展及論壇開幕式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建六、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宣傳部部長朱愛晶、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郭振有分別致歡迎詞,特別祝福了在場與白血病斗爭的孩子們,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隨后,湖北美術出版社總編輯余杉向患兒捐贈圖書,北京保利公益音樂會呈現了精彩節目。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 王建六先生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宣傳部部長 朱愛晶女士
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郭振有先生
湖北美術出版社副社長余杉向孩子們捐贈美術書籍
在中國童畫展開幕式部分,開幕式主持人,中央美術學院鄭勤硯副教授邀請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美術教育家常銳倫先生,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謝小銓、中國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朱軍、藍天幼兒園園長朱燕紅、湖北美術出版社總編輯余杉、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校長馬剛、中國兒童中心書畫部部長潘振凱, 為“中國童畫——少兒美術學術交流展”獲獎同學頒獎。活動特邀嘉賓、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朱軍特別談了他的觀展感受,在表達他對公益事業的支持外,也感謝了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工作室在美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兩位獲獎同學代表李雨凝、朱思潭談了他們的參展心得。
“中國童畫——少兒美術學術交流展”展覽頒獎現
嘉賓為孩子們頒獎
中央美術學院鄭勤硯教授與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朱軍發言
鄭勤硯副教授說道,音樂陶冶性靈,美術促進創造力發展。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重要內容,對于提升社會審美修養、豐富精神世界、培養創新意識、推動社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致力于為社會發展的美術教育研究和實踐,并熱心公益。兩年前,工作室鄭明澤老師在醫院教習患兒及醫護人員繪畫,本次中國童畫展中展出的近300件作品正是出自白血病患兒及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的孩子們之手,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強調對社會的責任,感恩有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讓我們永葆一顆孩童般善良、單純、執著、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向未來出發!
“中國童畫——少兒美術學術交流展” 展覽開幕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中國童畫”——少兒美術學術交流展是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主持并發起的少兒美術優秀作品推介、少兒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學術成果交流及展覽,曾經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炎黃藝術館、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比利時威爾士當代藝術中心、德國荷爾拜因中學、希臘等地連續舉辦七屆,本次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的展覽為第八屆。展覽不僅展示了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在青少兒美術教育領域的實踐成果,同時系統梳理了3—18歲兒童、青少年的藝術發展規律,進行長期的個案研究,推進中國青少兒藝術發展理論研究,并構建了以審美素養和創造力為核心的美術教育科學課程體系。本次展覽由三部分組成: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美術作品呈現;兩個個案研究:李雨凝、朱思潭的藝術成長;中央美術學院少兒藝術教育工作室優秀課例及出版圖書150余冊。
開幕同期的《中國藝術教育青年領袖創新論壇》特別邀請了教育部相關領導、國內著名藝術高校的領導專家蒞臨會場,并做專題講座。論壇主題分為音樂、舞蹈與美術三個部分——中國音樂學院考級培訓學院院長馬彪副教授作《音樂普及教育與音樂治療的康復效應》專題演講,北京舞蹈學院舞蹈考級院郭田院長帶來《舞蹈啟迪青少年健康發展》,中央美術學院鄭勤硯副教授則結合中國兒童美術教育的具體實踐談《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幾位專家在各自領域內為廣大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愛好者及家長朋友們答疑解惑。
"中國藝術教育青年領袖創新論壇"概要
主講嘉賓:鄭勤硯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教授
美術教育專家、中央美術學院鄭勤硯副教授為觀眾帶來了引人深思的講座《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鄭勤硯教授由“為什么藝術教育是重要的?”這個問題開篇,引導觀眾思考藝術教育的價值與作用。她以美國開展了十幾年的“藝術開啟大腦計劃”為例,說明了藝術教育對人的大腦各項功能發展的重大影響。計劃中的亞里桑納州的科貝特小學將美術、音樂、戲劇等學科作為必修的主要科目,其結果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加優秀,并在發散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創造力方面表現突出。由此鄭勤硯教授引出了一個核心問題:“藝術教育為什么會對人產生重大影響?藝術家的大腦有何不同?”她介紹了現代腦科學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別是觀看藝術的過程、創作作品的過程中大腦復雜的工作程序,說明接受藝術教育多的人右腦的刺激更多,增長更多的灰質皮層。據此她給出了幾點建議:第一,想要獲得最聰明的大腦,一定要加強藝術的學習;第二,藝術改變人類和世界的未來,要借助藝術提升個人的審美素養和創造力;第三、藝術成長需要科學的培養方案。
責任編輯:張馳
(原標題:“中國童畫——少兒美術學術交流展”暨“中國藝術教育青年領袖創新論壇”在北大舉行)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