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0sia6"><noscript id="0sia6"></noscript></s>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 <tr id="0sia6"></tr>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官方唯一指定網站

    公眾號
    手機版

    “延安 延安——中國美術館藏延安美術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19-11-22 08:32:03 投稿人 : bsadmin 圍觀 : 評論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繼2017年中國美術館在延安魯藝舊址舉辦“藝術為人民——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之后,又于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五周年之際回到延安魯藝舉辦“延安·初心”和“延安·延安”的系列展。2019年11月12日,中國美術館不忘延安初心,再次策劃、舉辦“延安 延安——中國美術館藏延安美術展”,以期回望革命傳統,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創作導向,用經典作品詮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展覽精選館藏延安時期美術作品和不同時期延安題材美術作品共148件,以木刻和攝影的方式呈現出延安那段紅色歲月,生動地詮釋了延安精神的當代價值。展覽中如石魯、羅工柳、王式廓等人都經歷過延安時期,1949年后又投入到新的創作上而取得不凡成就。本展覽涵蓋了他們的延安木刻版畫和新中國延安主題的油畫、國畫作品。延安時期形成的文藝思想像一根紅色血脈一直貫穿于他們不同時期的創作之中,讓我們感到一種由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所散發出的精神光芒,一種與黃土地相聯的生命根性。這種光芒也閃現在靳之林、劉文西、鐘涵、靳尚誼等具有革命情懷的藝術家身上,他們用自己或浪漫、或現實的筆調描繪了這塬梁溝壑之上的人情與世貌以及對歷史和革命的緬懷與追憶,用生命書寫著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延安之魂。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選取延安木刻版畫和吳印咸延安攝影作品構成延安初心板塊,其中延安木刻題材豐富,全面反映了延安解放區的生產、生活和抗敵斗爭,展現了邊區人民艱苦奮斗的精神。包括胡一川《牛犋變工隊》、羅工柳《馬本齋的母親》、江豐《清算斗爭》、古元《馬錫五調解婚姻訴訟》、力群《飲》、彥涵《當敵人搜山的時候》、王式廓《改造二流子》等木刻大家的代表作品。這部分首次選展了吳印咸延安時期攝影,有開展大生產運動的場面、有領袖風采,留下了真實的延安影像,銘記下延安的崢嶸歲月。其中最為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合影》攝影原作記錄下這一決定中國現代文藝發展走向的珍貴瞬間。

    第二部分選取當代延安題材美術創作,包括國畫、油畫。特別是有著濃重延安情懷的老藝術家如蔡亮、鐘涵、靳之林的作品將對延安革命歷史的緬懷與記憶表現得醇厚深沉,對延安人和延安的一草一木充滿了無限眷戀的感情,相信能給當代畫家以有益啟示。尤其是鐘涵《延河飲馬》以獨特的角度意象性表現出歷史情境,傳達出詩的意境和氛圍,表現出浪漫主義的精神品格,在革命歷史題材繪畫中獨樹一幟。此部分還展出了石魯的代表作《東方欲曉》《南泥灣途中》以及11米長的沈嘉蔚油畫《紅星照耀中國》、劉文西國畫《延安新春》、吳為山雕塑《延安窯洞對》,都是延安題材不可多得的名作。

    第三部分民間沃土,選取了延安時期美術工作者學習民間藝術而創作的新年畫、門神畫,還有當代延安民間繪畫和剪紙,將兩者并列展出,通過比較來呈現延安時期開啟的扎根生活,向民族、民間學習的文藝傳統及其在當下的傳承。此部民間藝術作品可謂山花爛漫、無拘無束,表達了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自由心靈的向往和贊美,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令人耳目一新。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三層13-17號展廳,將展出至2019年12月1日。(周一閉館)

    展廳現場 

    延安 延安——中國美術館藏延安美術展
    前言 

    延安具有永恒的精神感召力。

    革命戰爭年代,因為延安燈塔的指引,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贏得民族解放,并從延安走向一個新中國,延安因此被譽為“抗日的燈塔”和“革命的圣地”。在革命戰爭年代孕育出偉大的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延安也是新中國革命文藝發源地,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文藝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毛澤東集中全黨智慧,不僅第一次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還在這里發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一系列關于文藝的重要論述,對革命與文藝關系、文藝的根本問題、民族形式、新民主主義文化等重大命題進行了科學的、歷史的分析,建構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文藝理論體系,成為指導中國革命文藝和社會主義文藝的總方針、總綱領。在民族復興的新時代,延安的革命傳統與紅色文化持續給我們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我們不忘從延安出發的初心,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二為”和“雙百”,堅定社會主義文藝方向,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繼2017年中國美術館在延安魯藝舊址舉辦“藝術為人民——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之后,又于2019年在同址舉辦“延安·初心”和“延安·延安”的系列展,中國美術館不忘延安初心,再次策劃、舉辦“延安 延安——中國美術館藏延安美術展”,以期回望革命傳統,堅持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創作導向,用經典詮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奮斗精神。

    展覽精選館藏延安時期美術和不同時期延安題材美術作品148件,既展現了延安木刻、延安攝影在反映革命斗爭和根據地民主生活、生產勞動方面有中國特色、民族氣派的創造,也展現了當代藝術工作者通過延安題材的創作對延安精神價值的傳承和表現。展覽中如石魯、羅工柳、王式廓等人都經歷過延安木刻的時代,1949年后又投入到新的創作上而取得不凡成就。本展覽涵蓋了他們的延安木刻版畫和新中國延安主題的油畫、國畫作品。延安時期形成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思想像一根紅色血脈一直貫穿于他們不同時期的創作之中,讓我們感到一種由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所散發出的精神光芒,一種與黃土地相聯的生命根性。這種光芒也閃現在靳之林、劉文西、鐘涵、靳尚誼等具有革命情懷的藝術家身上,他們用自己或浪漫、或現實的筆調描繪了這梁峁溝壑之上的人情與世貌以及對歷史和革命的緬懷與追憶,用生命書寫著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延安之魂。

    中國美術館館長

    吳為山

    2019年11月12日

    作品欣賞

    石魯 南泥灣途中 1961 國畫 68×67.5cm

    中國美術館藏

    羅工柳 延安人 1960 蔴布油彩 89×71.5cm

    中國美術館藏

    蔡亮 延安的火炬 1972 蔴布油彩 127×317cm

    中國美術館藏

    鐘涵 延河邊上(色彩稿) 1963 木板油彩 24×44.5cm

    中國美術館藏

    鐘涵 延河飲馬 1981 布面油彩 85×75cm

    中國美術館藏

    靳之林 延河解凍 1974 木板油彩 35×44.7cm

    中國美術館藏

    武永年 春風又綠南泥灣 1978 布面油彩 104×180cm

    中國美術館藏

    沈嘉蔚 紅星照耀中國 1987 布面油彩 198×1100cm

    中國美術館藏

    胡一川 牛犋變工隊 1943 版畫 11.4×18.8cm

    中國美術館藏

    力群 飲 1941 版畫 19.1×14.1cm

    中國美術館藏

    古元 向政府申訴 1942 版畫 9.7×11.5cm

    中國美術館藏

    古元 延安風景 1943 版畫 8.5×12.9cm

    中國美術館藏

    古元 馬錫五調解婚姻訴訟 1944 版畫 18×28.7cm

    中國美術館藏

    彥涵 當敵人搜山的時候 1944 版畫 22.2×18.5cm

    中國美術館藏

    胡一川 開荒 1939 版畫 24.8×22cm

    中國美術館藏

    吳為山 延安窯洞對 2015 雕塑 76×43×74cm

    吳印咸 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合影 1942 攝影 9.5×28cm

    中國美術館藏

    吳印咸 開荒 1941-1942 攝影 43×61cm

    中國美術館藏

    力群 豐衣足食圖 1944 年畫 31×41cm

    中國美術館藏

    陜西安塞 曹佃祥 吹手 1989 民間繪畫 63×112cm

    中國美術館藏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相關文章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
    <s id="0sia6"><noscript id="0sia6"></noscript></s>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 <tr id="0sia6"></tr>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