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0sia6"><noscript id="0sia6"></noscript></s>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 <tr id="0sia6"></tr>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官方唯一指定網站

    公眾號
    手機版

    得自蒲團——畫僧懶悟的筆墨禪境

    2019-11-07 13:50:10 投稿人 : bsadmin 圍觀 : 評論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云山疊嶂圖 68x109cm 1963年春

    藏地:合肥市懶悟賀澤海藝術館藏

    秋山旅行圖

    68x31.6cm

    1964年春

    藏地:個人藏

    款識:老年意緒成孤澀,乍見停云有會心;筆墨于斯需一轉,縱橫無礙可會神,寫漸江大師詩句。甲辰初春掛單于廬陽之明教寺,寫贈文弢先生于公余之假,望 之想當一噱。余此寫秋山旅行,略存梅花道人遺意。莽張僧製。

    鈐印:懶

    《得自蒲團——畫僧懶悟的筆墨禪境》

    禪,心慧也;畫,心印也;畫禪相濟,以心會心;活參活用,自解自得。在中國繪畫的歷史中,“畫僧”現象是一個相對小眾卻有十分獨特的存在,隱顯之間,一脈傳燈。遠紹五代兩宋,貫休、石恪、法常等在奇古高逸、不徇常法中開粗簡率意之風;近探明清兩季,“四僧”、擔當等異軍突起,在禪意與文心的交匯中獨抒胸臆,將傳統寫意筆墨帶入有無相生的嶄新畫境。佛禪思想不僅與儒道同塑著中國文化的心靈,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也促發并參與到文人繪畫之始終。

    懶悟病中作

    58×16cm

    1968年

    藏地:合肥市懶悟賀澤海藝術館藏

    款識:1. 光輝同志存念,懶殘。懶悟時方臥病不起,囑冠西為之題款。

    2. 石濤昔人謂其每成一畫與古人相合,推其功力之深。吾則謂其一生郁勃之氣無所發洩,而寄于詩書畫。此邵松年跋石濤畫語,節錄于此幀,用以代評。戊申霜降節后,云史。

    鈐印:懶悟,豫潢。

    難以想象的是,在現實社會與文化語境遽變的二十世紀,在“畫僧”現象日趨衰微的歷史轉捩處,卻暗自獨立著一位舉止天然、一身禪意的純正畫僧——“懶悟”。

    懶悟(1901-1969),河南潢川人,俗姓李,名奚如;法名曉悟,后又易名懶悟,晚年號莽張僧。自幼因家貧出家,稍長受比丘戒于湖北歸元寺;1925年由王一亭資助東渡日本留學,習法相宗;歸國后卓錫杭州靈隱寺;又經太虛法師介紹入閩南佛學院深造。三十年代初由浙抵滬,溯長江而上欲作匡廬、峨嵋游。至安慶迎江寺為方丈心堅與竺庵法師所留。抗戰期間輾轉肥西紫蓬山、舒城春秋山。五十年代,至安徽省會合肥明教寺為客僧。六十年代中期,被逐至城南月潭庵,積郁成疾。年近古稀,寂然而終。

    《水墨山水》

    68cm×31cm

    1963年春

    藏地:合肥市懶悟賀澤海藝術館藏

    款識:1. 古人作畫,其生平所畫只自娛耳。既勢不可逼,利不可取,而余何為□日趨于無暇,故多酬應之。曾(慚)愧之,曾(慚)愧之。作習時記之。

    2.身騰空門只自知,不諱前身為畫師;直將層峰高遠趣,寫出滉漾黃嶽奇。我輩手挈廬傲杖,更辦鴻夷五湖;愿作寰中散漫游,即寫此卷 神先往。榮灘曲瀨導巴蜀,沓巘長巒連華嵩 ;空濛野馬軋云日,浩 蕩碧榖吹秋。王孫隔此不可談,水晶宮闕金芙蓉;招之千年或一出, 黃鶴豈不思江東。癸卯初試筆此紙,作以上二詩句、古詩句錄寫以狀。

    鈐印:潢川懶悟 懶悟 懶

    “懶悟”二字亦或可解為“賴吾之心”,心齋坐忘,思接千載,接續中國文化史上不絕如縷的畫僧傳統。懶悟的山水畫初從四王入手,然后漸涉宋元,降而明清;后獨鐘佛門石濤、石溪、漸江諸家,并師造化。于皖中勝景有心會,融皖西山水之雄奇,皖南山水之秀麗,終成二十世紀后期新安山水畫派杰出代表。其畫風格獨特,極富個性和禪機;冷逸老辣,蕭散出塵,毫無人間煙火氣;觀之令人如服清涼散,如聆梵音;故備受當代諸名家推重。林散之先生詩贊曰:“人間懶和尚,天外瘦書生”。

    柳岸歸棹

    68x34cm

    1960年后

    藏地:合肥市懶悟賀澤海藝術館藏

    款識:傍岸江村平野闊,撐天老樹遠山顛 ;興來得自蒲團上,不盡煙波好泊船。懶悟作畫,早法倪黃,晚乃醉心石濤石溪,此幀亦可謂不食人間煙火。明祥同志持此屬題,為口占博粲,介屏識于淝上。

    鈐印:懶

    因特立與純正、禪心與現時的遙隔,懶悟并不太為世人所知。或許,從禪僧角度而言,其自得圓滿,并不在意世事浮名;但于繪事而言,在這紛擾熱鬧的塵世,我們可以此展覽為機,去體會“游于藝”的超然與安寧。

    11月6日,請有識之君跌坐蒲團,在中國美術館一起感悟懶悟法師的筆墨禪境。

    《鳥語綿蠻圖》

    68.5x30cm

    1964年夏

    藏地:個人藏

    款識:鳥語綿蜜春雨稠,繽紛花片壓池漚 ;雙眸未曾臨滄 海,為假崇峰當蜃樓。甲辰長夏,寫漸江大師句。

    鈐印:懶悟

    懶 悟 基 本 介 紹

    懶悟(1901-1969),20世紀不為人熟知的畫僧,隱于佛門,鐘于繪事。懶悟,河南潢川人,俗姓李,名奚如;法名曉悟,后又易名懶悟,晚年號莽張僧。“懶悟”二字亦或可解為“賴吾之心”,心齋坐忘,思接千載,接續中國文化史上不絕如縷的畫僧傳統。

    懶悟法師,自幼因家貧出家,稍長受比丘戒于湖北歸元寺;1925年由王一亭資助東渡日本留學,習法相宗;歸國后卓錫杭州靈隱寺;又經太虛法師介紹入閩南佛學院深造。三十年代初由浙抵滬,溯長江而上欲作匡廬、峨嵋游。至安慶迎江寺為方丈心堅與竺庵法師所留。抗戰期間輾轉肥西紫蓬山、舒城春秋山。五十年代,至安徽省會合肥明教寺為客僧。六十年代中期,被逐至城南月潭庵,積郁成疾。年近古稀,寂然而終。

    懶悟法師的山水畫初從四王入手,然后漸涉宋元,降而明清;后獨鐘佛門石濤、石溪、漸江諸家,并師造化。于皖中勝景有心會,融皖西山水之雄奇,皖南山水之秀麗,終成二十世紀后期新安山水畫派杰出代表。其畫風格獨特,極富個性和禪機;冷逸老辣,蕭散出塵,毫無人間煙火氣;觀之令人如服清涼散,如聆梵音;故備受當代諸名家推重。林散之先生詩贊曰:“人間懶和尚,天外瘦書生”。

    《漸江詩意》

    70cmx29.4cm

    1965年

    藏地:個人藏

    款識:愧不方袍竟學禪,苦于煙水有因緣 ;長林恠石憑君 說,黃鶴山樵定不然。一九六五年歲次乙巳國慶后 一日應元鯤先生正之。莽張僧製。

    鈐印:懶悟

    《國范兄雅囑》

    24.5cm×52cm

    1957年

    藏地:合肥市懶悟賀澤海藝術館藏

    款識:國范先生屬畫丁酉,二月懶悟制。

    鈐印:懶

    《亦足臥游》十八開山水冊頁之一

    14cmx19.5cm

    1963年秋

    藏地:個人藏

    款識:無

    鈐印:懶悟

    《亦足臥游》十八開山水冊頁之二

    14cmx19.5cm

    1963年秋

    藏地:個人藏

    款識:無

    鈐印:懶悟

    《梅花冊頁》八開之一

    12.5cm×18.5cm

    1965年

    藏地:個人藏

    款識: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古詩句,莽張僧制疏剪橫斜。

    鈐印:懶悟

    《梅花冊頁》八開之二

    12.5cm×18.5cm

    1965年

    藏地:個人藏

    款識:一樹梅花一放翁,陸放翁詩句,即所謂“ 千江印一月,一月印千江”意。

    鈐印:懶悟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相關文章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
    <s id="0sia6"><noscript id="0sia6"></noscript></s>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 <tr id="0sia6"></tr>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