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0sia6"><noscript id="0sia6"></noscript></s>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 <tr id="0sia6"></tr>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官方唯一指定網站

    公眾號
    手機版

    尚春的“融變”:以“縫合”激活水墨,以絲線溝通文明

    2019-09-30 19:08:13 投稿人 : bsadmin 圍觀 : 評論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出席開幕的嘉賓合影

    2019年9月28日,藝術家尚春的個展“融變——尚春當代藝術展”在北京東視圣軒美術館開幕。展覽由許柏成擔任策展人,由太和藝術中心創始人賈廷峰擔任展覽學術主持,展出了藝術家以“絲線”為綜合媒介的當代水墨新作三十余件,呈現出尚春對當代社會變遷、世界格局和文明間對話方式的思索。

    展覽現場

    展覽策展人,藝術中國副總編輯許柏成致辭

    宋莊前黨委書記、宋莊當代藝術文獻館館長胡介報致辭

    宋莊藝術論壇秘書長、北京藝聚云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青松致辭

    太和藝術空間創始人,展覽學術主持,批評家賈廷峰致辭

    藝術家尚春致答謝辭

    東視圣軒美術館館長趙佳杰主持開幕式

    童星高山流水在開幕式現場以一曲精彩的小提琴演奏,拉開展覽的序幕

    與他之前的創作不同,絲線作為表達媒介第一次出現在藝術家的水墨作品中,藝術家在“解決”系列和“方圓共濟”系列作品中用絲線“縫合”兩種相互對立的圖像——方與圓、黑與白、實與虛、靜與動,都在對立統一的關系中趨于穩定。藝術家在接受采訪時解釋道,自己想表達一種強烈而又復雜的感受,在二十多年的水墨實踐中,他認為當代水墨藝術可以借助某種材料來獲得更強的表現力。

    方圓共濟系列1 宣紙水墨、絲線100x80cm 2019(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方圓共濟系列2 宣紙水墨、絲線100x80cm 2019(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方圓共濟系列3 宣紙水墨、絲線100x80cm 2019(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方圓共濟系列4 宣紙水墨、絲線 100x80cm 2019(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雖然藝術家以水墨為材料,但他并不拘泥于傳統的文脈。他更大的愿望是通過中國的方式,來為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解決”系列便應運而生。在他看來,“融合”就是一種中國式的解決方案,不同文明在這樣的框架下既可以保持獨立又可以和平共處。他對社會、國際關系以及文化的關注從未停止,因此他的水墨作品其實呈現出強烈的社會意識,在藝術的觀點上,他傾向于“介入”,他注重“畫什么”而非“怎么畫”。

    解決系列2宣紙水墨、 絲線 103x68cm 2019

    解決系列6 宣紙水墨、 絲線 103x68cm 2019

    a44bb39ec520877b26ed145d3cbd409e

    解決系列3 宣紙水墨、 絲線 103x68cm 2019

    尚春在作品中不僅關照“文化”更關注“文明”。線象征連接,也是遠古時代結繩記事的工具,絲原本屬于中國的文化符號,但絲綢之路則使其成為文明的傳播者,代表溝通與和平。策展人在展覽前言中說:“帶有鮮明色彩的絲線,為古老的水墨開辟出新的維度與意義,讓水墨顯出了一種新的質感與活力”。

    共同體系列2 宣紙水墨、纖維繩、金屬 68cm×136cm 2019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作品局部

    共同體系列1 宣紙水墨、纖維繩、金屬 68cm×136cm 2019(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彌縫其闕系列1 宣紙水墨、金絲線、金屬68cm×136cm 2019(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尚春的作品中運用了刺繡的方法,絲線在宣紙上輕盈地穿過灼燒后的孔洞。紅色在沉寂的灰色水墨中吹響號角,交叉的線條像陽光一樣輝煌,也像傷疤一樣觸目。這其中包含著他對“融合”的認知:融合是兩種相異事物的碰撞,包含著解構和妥協的痛苦。但最終卻指向變革和新的和諧。策展人把展覽命名為“融變”,這不僅是尚春創作歷程的真實寫照,也是藝術家苦苦追尋的時代命題。

    縫合系列1 96cm×93cm 宣紙水墨 毛線 2017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作品局部

    被改變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創造也何嘗不是呢?賈廷峰是中國當代水墨的見證者,在他看來,尚春作品的價值的和表現力就體現在“縫合”上。從未有一個時代使我們同時面對各種各樣不同事物的相遇,藝術家的在自己的生命經歷中將這種焦慮揭示出來,并且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療愈。對于中國當代水墨的發展,他認為藝術家應當跳出筆墨的肌理游戲,基于自己的生命體驗來獲得藝術的張力。

    縫合系列2 96cm×93cm 宣紙水墨 毛線 2017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賈廷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水墨來自于農耕文明,在現代社會工業文明的語境下,水墨必須面對時代做出改變,擺脫個人的游戲,獲得成熟的觀念,以和世界文明對話。“尚春通過‘縫’的動作,賦予了水墨以觀念,他把農耕文明的東西轉換成了當代人的思考,焦慮是當代藝術家的必需品,即便他的肌理做得再好,仍是自然主義的范疇,但縫合就建立了他作品的特殊性”。

    縫合系列3 96cm×93cm 宣紙水墨 毛線 2017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同樣,尚春說,我們目前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復雜的時代,現在的藝術家應當投入更多的精力觀察當下。他給出了一個公式:一件作品,兩分留給傳統,五分留給當下,三分留給未來。他自己坦言,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下的藝術家,他必須要表達對當下的思考,雖然他一直在與各種物件打交道,但他認為媒介的使命就在于表達觀念。他引用莊子的話:“物物而不物于物”。正是這種超脫的精神,使得尚春的作品擁有探索的力量、開放的姿態和挑戰媒介極限的勇氣,在展廳正中的巨幅作品“天地之間”是他嘗試四次之后,最終花了36小時不間斷工作創作而成的,在這件作品中,身體作為創作媒介也被凸顯出來。他采用了金屬的孔洞和更為結實的尼龍絲帶作為 “縫合天地”的材料。

    天地之間 117cm×243cm×4 宣紙水墨 絲線 金屬 2019年

    作品局部

    水墨曾是文人的游戲,而縫合的技巧乃手藝人的基本功,諸多看似對立的文脈與文明在尚春的手中完美融合,他正是用行動為我們證明:唯有溝通與尊重,“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才會變為現實。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28日。(文:鮑明源,圖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攝)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觀眾觀看作品

    注: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采取刪除等措施。

    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全國少兒美術賽事網│CCACCN
    最權威專業的少兒美術賽事平臺

    相關文章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驗證碼:
    <s id="0sia6"><noscript id="0sia6"></noscript></s>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 <tr id="0sia6"></tr>
  • <u id="0sia6"></u>
  • <s id="0sia6"></s>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